发布日期:2023-11-21 02:47:58

过始皇幕古诗始皇幕府古诗品味千年文化探寻历史印记

本文目录

  1. 古代面首和幕僚区别?
  2. 最早的史记原稿?
  3. 一个王朝的寿命的词?
  4. 介绍夏天幕府山?

古代面首和幕僚区别?

区别;1,“面首”是古时候供太后,公主,贵妇消遣的美男子。“面首”两个字的含义不同,“面”代表美丽容貌,“首”代表乌黑秀发,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美男子。简而言之就是男宠。

“面首”性质同后宫嫔妃。他们多相貌姣好,有的外型极像楚楚动人的女性,甚至比女性还要妩媚美丽;多有一技之长,或有文采,或通音律等,因而许多皇帝、太后、公主以及达官显贵养男宠以娱乐,甚至让他们充当嫔妃的身份来侍侯自己。

2,幕僚,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、书记等,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(一般指有官职的)。由于设于幄幕中,所以又叫“幕府”,而统帅左右的僚属,也因之被称为“幕僚”、“幕职”。

其实幕僚的巨大作用早在西汉年间就被认识到了。因为幕僚所掌管的多为法律、财会和文秘方面的专业领域,这是军中主帅或者地方长官才能之不及的地方,而且,擅幕僚者还必须严谨、精干、有谋略,甚至要比当权主事者更厉害才行,而很多幕僚本身就是一些有才能而没有机会晋身仕途的人充任的,所以,幕僚大行其道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
最早的史记原稿?

司马迁《史记》,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同时也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是“二十五史”之首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。

《史记》手抄本为平安时代(794―1185年)人仿唐写本的手抄本,相当于晚唐和五代时期,至为可贵。在日本汉籍史上,它们属于“准汉籍”。

《史记》传入日本后,颇受重视。推古天皇时期,圣德太子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,将“天皇”一词,移植过来,不再使用“大王”,此后,“天皇”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。比如明治十年,他在东京的住所中,凡逢二、七的日子,专学《史记》,所用课本为鹤牧版之《史记评林》。

《史记》在日本的流传范围相当广泛,上至天皇,下至幼童,包括僧徒,都在阅读《史记》,诸王诸臣也讲《史记》,甚至学生入学还要试《史记》,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。

《史记》在没有正式刻印以前,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。根据大宝律令,从设立大学的奈良朝到室町时代(1338—1573)开始《史记》被列为教科书,当时还没有发明版本印刷,学生得从藏书家借用,自己手写,因此,留下了许多手钞本。

据泷川资言《史记会注考证》及水泽利忠《史记会注考证校补》载,日本流传的《史记》古抄本有《五帝本纪》、《夏本纪》、《殷本纪》、《周本纪》等17种之多,而且日本自己也有一些抄本,著名的有《英房史记抄》、《桃源史记钞》和《幻云史记钞》等。

据张玉春《〈史记〉版本研究》,唐写本《史记》现仅存九件残卷,其中敦煌石窟藏本三件:《史记集解燕召公世家》、《史记集解管蔡世家》、《史记集解伯夷列传》(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),其余六件传世本皆藏于日本。

江户初期,随着日本印刷术的发展,和刻《史记》出现,进一步扩大了读者层,形成了《史记》传播的高潮。在日本,最早的《史记》刊本是嵯峨本。

它是吉田素庵(1623年卒)用活字版印刷的,当时他用的是以宋代元丰刊本为基础的在朝鲜复制的翻版本。此后,元、明、清版的《史记》在日本也广为流传,并被翻印,其中最盛行的是《史记评林》本,有各种各样的评林版刊刻行世。

明治(1868—1912)及其以后,《史记》的流传更加广泛,刊刻、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,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的《史记》研究者,而且形成一支实力强大的《史记》专门研究队伍。

仅现代而言,日本颇有影响的《史记》研究专家就有泷川资言、水泽利忠、宫崎市定、野口定男、加地伸行、池田四郎次郎、池田英雄、伊藤德男、今鹰真、青木五郎、藤田胜久等人。

日本古代教育中,《史记》是重要的教科书。日本古代设有专门讲习学问的“大学寮”,其中设有专门讲习历史的“纪传道”,修习“纪传道”的学生被称为“纪传生”。

《史记》是这些“纪传生”的必读之书。“纪传生”学成后,常担任大学头、侍读、式部大辅等要职,成为公卿,直接参与政治活动。

亦有部分学生被选派到“撰国史所”,参与日本官方的修史活动。到室町时代,幕府设立足利学校,足利学校中规定“学校不得讲解除《三注》、《四书》《六经》、《列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文选》之外的其他内容”。

可见,古代日本学校对《史记》的重视,在中世武家教育和藩校教育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一个王朝的寿命的词?

“王朝”的概念与“皇朝”不一样,“皇朝”的语境范围窄一点,最起码要有皇帝,且能够统一区域文明。咱们举个例子,秦始皇灭六国后建立的秦朝,可以称“皇朝”;而咱们提到周朝,周朝没有皇帝而且还分封了一堆诸侯国,称周王朝是可以的,称皇朝就不太恰当了。

所以王朝的概念宽泛一点,一个皇朝下的诸侯国(比如汉代的淮南王朝)都可以拿这个词来描述。随着清朝灭亡,中国的王朝史已经结束,而且王室什么的都没有保留,无论历史上那些皇帝如何有名,也只是过去的辉煌。

但在世界范围内却有一个特殊的王朝,寿命极其地长,历经2680年仍然不倒,至今保留且深受国民尊重,就延续时间来看堪称一个“奇迹”。

菊花王朝,日本历史上唯一的王朝,已经传了126位天皇。为啥“菊花”会成为王朝的名字呢?菊花除了是一种观赏性很高的花卉,其实也可以视为药草,古时候的菊花便是被当成药草从中国传入日本,当时中国的历史正处于唐朝时期。

所谓“入乡随俗”,菊花去往日本后,渐渐也融入了日本本土文化中,形成了独特的“菊文化”,平安时代(794年至1185年)的菊花,是日本皇室贵族的一种专属符号;明治时代(1868年至公元1912年)更禁止民间使用菊花图案的徽章,菊花成了皇权象征。

其实除了菊花之外,唐朝时中国的文化还有许许多多内容都传入了日本,从630年至895年,日本朝廷一共派出19批遣唐使团,连“留学生”这个词都是因为日本学生在唐朝学习而来的,直到今天汉字依然在日本被使用,可见历史上日本学习中原文化学得多么深入。

菊花王朝的历史,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历史都不同。在日本人心中,菊花王朝“万世一系”,天皇血脉从未变更,一直是天神家族掌管。第一代天皇便是公元前660年即位的神武天皇,要从他开始算,菊花王朝的历史才有2680年。

神武天皇在日本文化里是太阳神“天照大神”的后裔,身份非常尊贵,值得注意的是,“神武”这俩字是汉式谥号,后世给追赠的。神武天皇这个人物神话色彩太浓厚,而且年代久远无从考证。

如果要有考古资料可查,必须从第10代的崇神天皇(公元前97年至前30年)算起,所以日本的天皇历史时间长度要打个折扣。世界上的王朝那么多,为什么只有日本的菊花王朝延续千年历久不衰、甚至保留至今,成为国民的一种精神象征呢?

要分析的话,原因有这样三点:一,最初的天皇就是作为“神”存在,而不是人,冒犯天皇家族就是冒犯神,这样的观念深深植根在古代日本人的心里;二,日本天皇长期作为虚君存在,其地位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完全不同,好比幕府时代天皇就只是空架子,连吃饭都要依赖将军,这样的天皇,谁想要来取代呢?

所以天皇作为精神象征存在这一点很重要,直接决定了天皇制的长寿。最后一点,皇族内部通婚、接受女天皇、保证男性继承人在过渡期不会断绝,也是菊花王朝延续时间长的重要原因。就拿日本第一位女性君主推古天皇来讲,她当天皇前是皇女,嫁给了自己异母哥哥敏达天皇做妃子,后来完成从妃子到皇后、再到皇太后、天皇的华丽变身。

古时候日本的皇族也是有多番争斗的,但不管怎么争,掌权的还是“自家人”,天皇其实并非必要的身份,不当天皇,当外戚也能在朝廷呼风唤雨了,谁还执着于天皇的位置呢?即使到了今天,日本人尊重天皇也是出于尊重传统文化的心理而已,天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几千年的“傀儡皇帝”。对于这样的“万世一系”,你认为是奇迹吗?

介绍夏天幕府山?

幕府山位于南京市下关区西北方的长江之滨,西起我区的上元门,东至燕子矶,全长约12里。

幕府山是一座文化名山。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威王为了压制南京地区的“王气”,派人埋金于幕府山西麓金陵冈,而使南京有了“金陵”这个城名;秦始皇一统中华后,曾到过幕府山,并从上元门一带坐船北上。东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,次年称帝,为晋元帝,拜王导为丞相,王导在山上设立幕府,故此山被称为幕府山。

幕府山是横贯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栖霞区燕子矶的一座丘陵山脉,位于长江南岸边,长约5.5公里,宽约800米,主峰70米。

幕府山建国前有五座山峰,主峰偏向西北,名北崮山,海拔204米,峰下有幽深的石洞。中峰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胜;西北二峰合称夹萝峰,亦称“夹骡峰”、”翠萝峰"。

幕府山东面,沿江有石灰岩山岭,明代洪武年间在山旁建有观音阁,所以幕府山又叫做观音山。至明英宗时,建造了弘济寺,后代又改名为永济寺;寺庙前楹有石碑,有临摹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。

幕府山有岩山12台洞奇观,有头台、二台、三台洞三处溶洞;头台洞的东边是燕子矶。

幕府登高为清代金陵48景之一;清代选出的“金陵48景”中“幕燕风景区”占了六景(幕府登高、达摩古洞、永济江流、化龙丽地、嘉善闻经、燕矶夕照)。

  • 过始皇幕古诗始皇幕府古诗品味千年文化探寻历史印记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基层工作